薇娅被罚!直播电商变局已定
2022/01/06百胜软件
薇娅作为直播电商界的“一姐”主播,对其进行处罚的警示和导向意义更加直接,也更有助于推动直播电商行业走出野蛮生长,进入规范发展。
12月20日,浙江杭州税务稽查局再度出手,对网络主播黄薇(薇娅)追缴、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,共计13.41亿元。这是继11月22日杭州税务部门对朱宸慧(雪梨)、林珊珊两位网络主播分别处罚后,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,又一次对网络主播的偷逃税进行行政处罚。
薇娅作为直播电商界的“一姐”主播,对其进行处罚的警示和导向意义更加直接,也更有助于推动直播电商行业走出野蛮生长,进入规范发展。
薇娅作为直播电商界的“一姐”主播,对其进行处罚的警示和导向意义更加直接,也更有助于推动直播电商行业走出野蛮生长,进入规范发展。

直播带货的野蛮生长
近年,随着平台经济的发展壮大,直播电商作为一种新经济、新业态和新范式,取得了快速发展,并成长为一个新兴行业。
直播电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,给经济注入了新的血液,重构了经济生态链。过去,商品和服务主要依赖于传统的直销和分销渠道,交易成本较高,供需匹配度相对比较间接。直播电商行业兴起后,生产即消费现象更加突出,厂商与消费者通过直播电商实现了直接互联,跳过了传统分销渠道等中间商,需求端向生产端的反馈越来越快捷。
不过,快速发展的直播电商行业,却带着野蛮生长的迹象。一方面,直播电商模式的商品和服务销售端的变化,与我国现有的以流转税为主的税收结果出现了匹配性问题。直播电商模式后,中间商被冲击了,生产端开始直接面向最终需求端,此时厂商开始分拆成独立的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,在流转税的增值税征收环节变成了关联交易。
另一方面,天下苦坑位费久矣,“坑位费”成了企业花钱买教训的“高昂学费”。“坑位费”,这三个字让不少商家痛彻心扉,在直播电商的高速发展过程中,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主播资源稀缺,商家资源爆满的情况。为了让自家产品能够顺利出现在主播直播间中,这种“一个萝卜一个坑”式的坑位费油然而生。
直播赛道愈加拥挤
经过几年的竞争,直播电商大体形成猫、抖、快三强格局,但作为同样拥有几亿用户的互联网平台,B站、小红书也不甘固守在内容平台的定位上,在2021年加入了直播电商的赛道,前者拥有大量年轻粉丝,后者是美女们热爱的种草平台,但短视频和内容分享的鲜明标记能否转变为新兴的直播电商优势,还需要一段时间观察,但其转型过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。同样有着不死电商梦的还有腾讯,微信视频号虽然每日活跃用户达到5亿,但电商转化依然不佳。
随着直播成为热门应用,用户流量激增,公域流量池容量水涨船高,直播电商平台基于算法,加大对公域流量的智能分发和有偿供给,也推动了短视频与直播的分离。以前短视频是基础,直播是升级,带货是结局,但现在零粉带货不是梦,只要货好价优也能冲流量,适当购买更能促进大卖。于是,新的现象出现了,一些粉丝不多的专业卖货小账号出现。
品牌夺权,主播让位
从2018年薇娅李佳琦出圈,2019年迎来直播电商元年,到今年,直播电商整体环境趋于理性,不再那么疯狂和野蛮,行业也越来越呼吁合理健康的发展生态。当前的直播市场已经实现了店铺自播+达人直播的直播标配。按照淘宝数据显示,从2018年底,到2019年,淘宝整体大盘90%开播率属于商家自播。
在新的直播时代,品牌逐渐夺回话语权,头部主播对品牌的销售额贡献占比也在不断下降。对于小品牌商家来说,不再着急追寻头部主播带来的“15分钟效应”,而是通过小体量的主播测试转化数据,不断试探市场,慢慢形成清晰的品牌定位。在这个推广平台多样化的年代,品牌开始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内容展现形式,不再单纯“闭眼选头部”。
薇娅的倒台,带走的是一个时代,一个直播位居电商C位的时代。直播带货注定会像微博、公众号、小红书、B站等平台一样,渐渐沦为众多互联网营销渠道中的一环。直播电商的下半场,对品牌来说是收回话语权,考验硬实力的时刻。对主播来说,更是一场专业能力大考,回归理性,回归行业本质的时刻不断临近。
免责声明: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以原创、转载和网络分享为主,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删除。
近年,随着平台经济的发展壮大,直播电商作为一种新经济、新业态和新范式,取得了快速发展,并成长为一个新兴行业。
直播电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,给经济注入了新的血液,重构了经济生态链。过去,商品和服务主要依赖于传统的直销和分销渠道,交易成本较高,供需匹配度相对比较间接。直播电商行业兴起后,生产即消费现象更加突出,厂商与消费者通过直播电商实现了直接互联,跳过了传统分销渠道等中间商,需求端向生产端的反馈越来越快捷。
不过,快速发展的直播电商行业,却带着野蛮生长的迹象。一方面,直播电商模式的商品和服务销售端的变化,与我国现有的以流转税为主的税收结果出现了匹配性问题。直播电商模式后,中间商被冲击了,生产端开始直接面向最终需求端,此时厂商开始分拆成独立的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,在流转税的增值税征收环节变成了关联交易。
另一方面,天下苦坑位费久矣,“坑位费”成了企业花钱买教训的“高昂学费”。“坑位费”,这三个字让不少商家痛彻心扉,在直播电商的高速发展过程中,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主播资源稀缺,商家资源爆满的情况。为了让自家产品能够顺利出现在主播直播间中,这种“一个萝卜一个坑”式的坑位费油然而生。
直播赛道愈加拥挤
经过几年的竞争,直播电商大体形成猫、抖、快三强格局,但作为同样拥有几亿用户的互联网平台,B站、小红书也不甘固守在内容平台的定位上,在2021年加入了直播电商的赛道,前者拥有大量年轻粉丝,后者是美女们热爱的种草平台,但短视频和内容分享的鲜明标记能否转变为新兴的直播电商优势,还需要一段时间观察,但其转型过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。同样有着不死电商梦的还有腾讯,微信视频号虽然每日活跃用户达到5亿,但电商转化依然不佳。
随着直播成为热门应用,用户流量激增,公域流量池容量水涨船高,直播电商平台基于算法,加大对公域流量的智能分发和有偿供给,也推动了短视频与直播的分离。以前短视频是基础,直播是升级,带货是结局,但现在零粉带货不是梦,只要货好价优也能冲流量,适当购买更能促进大卖。于是,新的现象出现了,一些粉丝不多的专业卖货小账号出现。
品牌夺权,主播让位
从2018年薇娅李佳琦出圈,2019年迎来直播电商元年,到今年,直播电商整体环境趋于理性,不再那么疯狂和野蛮,行业也越来越呼吁合理健康的发展生态。当前的直播市场已经实现了店铺自播+达人直播的直播标配。按照淘宝数据显示,从2018年底,到2019年,淘宝整体大盘90%开播率属于商家自播。
在新的直播时代,品牌逐渐夺回话语权,头部主播对品牌的销售额贡献占比也在不断下降。对于小品牌商家来说,不再着急追寻头部主播带来的“15分钟效应”,而是通过小体量的主播测试转化数据,不断试探市场,慢慢形成清晰的品牌定位。在这个推广平台多样化的年代,品牌开始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内容展现形式,不再单纯“闭眼选头部”。
薇娅的倒台,带走的是一个时代,一个直播位居电商C位的时代。直播带货注定会像微博、公众号、小红书、B站等平台一样,渐渐沦为众多互联网营销渠道中的一环。直播电商的下半场,对品牌来说是收回话语权,考验硬实力的时刻。对主播来说,更是一场专业能力大考,回归理性,回归行业本质的时刻不断临近。
免责声明: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以原创、转载和网络分享为主,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删除。
相关新闻推荐:
- 【峰会分享】汪洋:Kubernetes容器全栈技术创新和案例分享
- 初心不变,勇于超越——百胜软件2022双十一PLUS项目启动会如
- 文祺电商×百胜软件E3全渠道中台项目正式启动
- 数睿RPA专栏:RPA未来管理展望——COE
- 百胜软件入选中国信通院高质量数字化转型产品及服务全景
- 每月最后一个报税日堪比春运!如何拯救坐地痛哭的会计?RP
- 有了TA,商品更新轻松搞定!再也不用发愁了
- “2023百胜软件数智运营助力品牌零售业务增长全国巡讲”
- 聚焦全渠道 运赢新业态——百胜软件全渠道赋能私域运营主
- 签约速报丨他们选择百胜OT产品,增值增效助发展
- 老客户再携手!芊之美×百胜软件全渠道中台项目正式启动
- 中台项目进化论,价值交付如何做到?——专访百胜软件项